巴蜀校友
科研兴校 更多>>
学生园地 更多>>

校友:中科院院士、化学家张存浩简介

日期:2010-12-04 18:04 点击数:18119 


 

简介

张存浩中科院院士、研究员、教授。中外知名的化学家。1928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无棣,抗战时随姑父傅鹰(享誉中外的化学家)、姑母张锦(化学博士)到长汀。1937-1938年就读重庆巴蜀学校小学部,1944年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并且考进厦门大学,次年转入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位于南京四牌楼2号,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文理学院主体与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大学,设校址于南京鼓楼岗原金陵大学校址金陵苑;工学院在原国立中央大学四牌楼2号旧址组建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东南大学;随国民党退居台湾部分师生1962年在台复校,现位于台湾中坜,仍名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47年毕业。1948年赴美留学,在爱阿华州化学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当年10月返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8年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年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常委。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化学部副主任、主任,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化学物理通讯(阿姆斯特丹)》国际编委,英国化学会法拉第会志国际编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复旦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科院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顾问。曾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四大”主席团成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大事记

1947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  张存浩在办公室50年代,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1951年起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所长。

60年代,致力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研究,参与提出燃速理论及侵蚀燃烧理论,并开展激波管高速反应动力学等研究。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

70年代,领导化学激光研究,发展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

80-90年代,研究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及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激发态分子的光谱学和能量转移,进而参与设计双共振电离法,研究了扬-特勒效应及一种新型费米共振和分子电子态的亚转动能级分辨的传能精确规律。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陈嘉庚化学科学等多项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学术贡献

他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他和合作者在国内开创了激波管高温快速反应动力学和气体爆轰波脉动结构的研究,并取得了较高水平。70年代,他领导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取得的成果相当于当时美国发表的水平,为发展中国国防高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以来与合作者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在激光化学和新型化学激光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激光器的化学效率达34%,超过前苏联1988年发表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于1956、1982、1993年三次获国家自然科奖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1986、1989、1994、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二等、一等、二等、特等奖),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第八届陈嘉庚化学科学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生30余名。


主要荣誉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化学家。1947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  张存浩在办公室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起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50年代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70年代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80年代以来,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陈嘉庚化学科学等多项奖。


技术成就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石油资源十分短缺,被外国称为贫油国。张存浩回国后,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的“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当时水煤气合成石油是世界性热门课题。他急迫地要为新生共和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学,于是,寻找新的催化剂、新工艺,尽快使国家甩掉“贫油”的帽子,一度成为张存浩和同事们的奋斗目标。在我国催化科学尊基人张大煜的指导下,张存浩开始与楼南泉等人全力投入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三严”作风——“严格、严肃、严密”,一向严以律己的张存浩是忠实的履行者。他说:“科研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你的工作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过多少年回头看,脸也不红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钻研,张存浩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一种性能很好的催化剂——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并创造了新的工艺——氮化熔铁催化剂流化床水煤气合成石油,取得了“小试”和“中试”的成功。张存浩在解决流化床传热与反混问题上也有所贡献。研究成果在产率、产品分布及催化剂寿命等方面都在国际上领先,每立方米煤气得到产品200克,而当时美国只达到150克。该成果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组织上对年轻人取得成绩给予诸多鼓励,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张存浩作为青年代表出席了科学界最高学术机构的这一会议。同年9月,27岁的张存浩当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次年1月,又作为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张存浩很快转入火箭推进剂研制这一对他来说几乎是全新的领域。他和楼南泉负责领导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方面的研究,在这项重要前沿课题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火箭需要高能燃料,为火箭研制新燃料是一个全新课题,一系列复杂问题必须求得准确回答。他和同事们在硼烷高能燃料、固体推进剂、固液推进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这些研究在国外是绝密的,文献资料很少,而且实验的毒性和爆炸危险性很大。张存浩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不仅组织指导、出主意,而且亲自冒着生命危险在火箭试车台上做高能燃料的燃烧实验。在从事大量实验的同时,他和何国钟等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这项在1964年完成的成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当时国外几十家科研单位也在同时研究这一课题,而张存浩与何国钟推导的理论最为精确,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最能说明本质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与美国科学界人士的一次交流中,美国科学家惊叹:“没想到中国在20年前就有了这么完美的燃速理论。”

在承担指定国防任务的同时,张存浩也能兼顾学科基础研究。60年代,他和沙国河、张荣耀等在国内开创了激波管高温快速反应动力学和气体爆轰波脉动结构的研究,水平较高。“文革”期间,火箭推进剂研究室迁往三线,张存浩作为“五七大军”的一员,全家人一起被下放农村一年半的时间。如此卓越、从事这样重要工作的科学家被迫中断研究,无疑是对国家的一个损失,然而,这却也使他长期紧张工作的大脑获得了暂时的休息。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73年正式成立了“化学激光研究室”。“搞激光比搞火箭还困难,主要是一无所有。缺资料、仪器、设备,连基本的光谱仪、示波器也没有。”张存浩重提当年,记忆犹新。在资料、仪器、设备样样欠缺的条件下搞出成果来,困难不言而喻。当时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激光研究也起步不久,有自由电子激光、X光激光、化学激光等等。在各种激光器中,化学激光器是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所里当时有一个小组已做了几年的化学激光基础研究,但与强激光的要求还相距甚远。这是一项真正的尖端高技术,以当时的中国科技水平来搞这项研究,难度是很大的,而这项工作又需要相当多的光学知识,对张存浩来说,意味着又一次“改行”。但以他的性格,愈是新的,愈是难的前沿研究,就愈不惧怕。我国科学界有的老前辈老领导主张搞自由电子激光,张存浩认为应该做化学激光,它较自由电子激光有明显的优越性。他据理力争,与老领导较劲:“我只要你十分之一的经费,还可比你早做出成果来!”

70年代中期,张存浩开始领导我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经过他和何国钟、沙国河、杨柏龄等人的艰苦攻关,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终于诞生了。这一项目获1979年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二等奖。此项成果相当于当时美国发表的水平,为发展我国国防高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以来,张存浩领导了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多项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成果。1983年他与庄琦、张荣耀等人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激光器的化学效率达34%,超过前苏联1988年发表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4 年他与庄琦等发明了一种在超高速流中大量制备一氟化氮两种电子激发态的方法,为研究可见光化学激光创造了条件。80年代他与沙国河等开展了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学的研究,指导解金春发展了能够观察超短寿命分子态转动结构的方法,称为离子凹陷光谱,解金春因此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进而在转动分辨基础上研究分子激发态的扬—特勒效应,发现了一种扬一特勒诱导的费米共振,其选择定则不同于常规的费米共振。他和沙国河等还从1983年起用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学的方法,进行了小分子电子激发态的量子态间传能的研究,从实验中得到一系列倾向性定则,包括碰撞引发的角动量取向变化规则。他和沙国河把量子散射理论中无限阶突变近似的不可约张量处理方法和半经验的指数能隙定律结合起来,拓展了半经典的理论,新得到的理论公式不仅能圆满解释大部分实验规律,而且可以计算出转动传能截面的相对数植,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这是在量子数广泛变化的范围内第一次做到理论与实验相一致,使量子态分辨的传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上述领域研究成果曾获得1997年、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张存浩从事科学研究40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2/3以上发表于国际知名刊物。对于发表研究论文,张存浩的态度是极为严肃的,不仅对数据采集、公式推导要求准确、严格,而且对文字、修辞都要再三推敲,往往要反复修改多次。他的英语从小受到姑父母的严格训练,他撰写的英语论文被国外稿件评阅人赞为“beautiful English”。他曾应邀到美、德、法、英等国的著名大学讲学,其纯正流利的英语令外国教授交口称赞。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