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龚南贵)4月23日,我校生物教研室高一教研组、高二教研组、高三教研组教师代表,到西南大学附中交流学习,观摩了西大附中生物教师的一堂常态课,并在课后座谈交流。
事先由吴国慧副校长牵头,为我校生物教研室联系了西大附中的生物教研室,周一天气晴朗,午饭后老师们兴高采烈,一行15人前往北碚。
此次交流学习的第一项活动是观摩课堂。西大附中安排了青年教师宋少东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教学常态课《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西大附中关于高中新课程的探索和实施在重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宋少东老师是西大附中从其他课改地区引进的专业人才,他带来的这节内容属于高中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部分内容在以前的老教材中也有,在听课前老师们就在讨论这节课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如何上。上课铃声响起,宋少东老师课件上一条蜿蜒盘旋的“中国龙”图片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目光,宋少东老师说:“同学们都知道,龙是中国的吉祥物,它具有马脸、蛇身、鹿角、鹰爪、鱼鳞等特征,那么在当今世界,我们有没有科学技术可以实现这种设想呢?”这个简练而恰当的导课环节让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宋老师时而举例,时而设问,时而组织学生讨论,时而放手让学生探究,课堂进展流畅,时间把握精确,在一片掌声中,这堂课结束。
课后,进行了交流学习的第二项活动——座谈会。两个学校的生物学教研室老师坐在一起,就宋少东老师的课堂以及新课改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教研组长杨德芳老师说:“首先代表巴蜀中学生物学教研室,感谢西大附中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我们交流,也要感谢宋少东老师为我们呈现的这么精彩的课堂,让我们深受启发。”林林老师接着说:“宋老师的这堂课真正符合新课程的思想,给我们这些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极大的震撼,以前习惯的授课思路都是先讲主干知识,然后归纳总结,查漏补缺,今天宋老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自然能印象深刻,掌握熟练。”西大附中的生物教研组长廖永军老师说:“新课程改革最大的难处就是我们不敢去改,很多老师都是在用老方法教新教材。其实我们以前也有这样的担心,要是用了探究教学、启发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后,学生的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新课程的摸索,一方面我们的新课内容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思想和模式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探究意识,同时我们也会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拔高,通过两方面的结合,在提高学生能力基础上,再对基础知识进行强化。由于重庆新课改后高考模式、题型都还没有确定,所以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和高校某些参与高考命题的专家交流,得知以后的高考难度会适当降低,只对主干知识要求掌握,更多的都是灵活度高,考察学生分析、推理、综合思维能力的题型,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的这种探索应该是可以适应未来发展的。”会议过程中,我们还对知识的深度、广度,学生的学习习惯,备课模式,教学进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活动后,一位老师这样评价说,这样的教研活动,对于推动教研室之间的交流,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