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
科研兴校 更多>>
学生园地 更多>>

师恩情悠悠 学子链长长

日期:2013-11-08 09:09 点击数:46242 

——献给母校重庆市巴蜀学校80周年华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教授  胡伟略


引子

数百学子住京城, 校友大姐发号令,

四面八方来会堂, 欢声笑语乐开心。

杰出人物有的是, 一般学子业有成,

巴蜀校方发邀请, 深深祝贺咱校庆。


2013年9月8日,几百位巴蜀学校校友隆重集会,热烈庆祝重庆市巴蜀学校80周年华诞。我们见到很多人,见到巴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都有说不完的对母校的感恩和祝福。巴蜀学校创始人王缵绪董事长的重孙女王宇知(随母姓名为郑纪)的致辞,“《巴蜀学校》的创始人是具有历史地位,无论是对国家与民族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他而建立的《巴蜀学校》这座丰碑,将伴随着他,永远屹立在故土的嘉陵江畔。”一想到巴蜀学校,我就思绪万千。


师恩难忘

1950~1955年,我在巴蜀学校读初、高中,并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当时川、云、贵三省进京学生,在北京站下车,到北大报到处的就5人,文科就我一人。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几十年来,我都永远难忘巴蜀恩师对我的知识、理想和情感等的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巴蜀学习是坚实的,巴蜀生活是美好的,巴蜀师生情是难忘的。巴蜀中学能成才,能同心共筑英才梦。让我通过一些恩师来回忆说明。

一、实在而有为的教育家——艾西由教导主任

转学面试大考官,重点提问能考量;

朗读范文好几段,录取插入第一班。

教育教学工作忙,教师学生情况掌;

校园相见常敬礼,优良校风代代传。

1949年重庆解放时,我在捍卫中学读初一。该校要撤销不办,我正愁不知去何处念书,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我父亲带我到巴蜀学校来见艾西由教务主任。艾老师是我父亲任捍卫中学教务主任兼语文教师时,在一起开会共事相识的。见面后,我单独留下。

艾老师对我进行了颇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入学考试,让我终生难忘。他问我哪些功课学得比较好?我说是语文和数学,因我父亲教语文。艾老师让我朗读一篇课文,具体篇名不记得了。我朗读很紧张但自我感觉很好。他还问了一些很有水平的问题,我都一一回答了。最后,艾老师说,你回答问题时眼睛不能瞪着人!我回想是紧张的缘故,再加上我单眼皮大眼睛专注时像是瞪着人似的。考完,他说你回去吧。我想可能完了,没学上了。没过几天,通知我到巴蜀学校初十五甲班插班,读初一年级下学期。60多年过去了,艾老师的这次考试和批评,我不仅忘不了,而且还想回忆当时的细节。

在巴蜀学校读书时,艾老师的这第一课或第一次考试,成为我学习的新起点。从初二开始,我才真正开始懂得什么是学好功课,怎样学好功课,并迈入好成绩学生的行列。

在巴蜀学校那5年半里,我每次在校园见到艾老师,我都毕恭毕敬,同时,感觉他不同于一般老师,他有着驾驭全校教育教学的巨大力量。艾老师他不直接当班主任,但他知道每一班的教学情况;他不直接上课,可他知道每个老师的教学特点。这是好几位老师说的。在段云校长、刘西林校长的领导下,他对教育教学的具体指导井井有条,恰到好处,成绩卓著。

艾老师懂得西方教育学理论和方法。但当时学苏联,要学习和推广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或启发式教学,即复习旧课——提出问题——讲解新课——归纳提问——布置作业。记得有的老师说,艾老师给他(她)们开会,学习凯洛夫教学法。我怎么记得这事呢,因为我父亲有一本凯洛夫《教育学》,我翻过。

当时,巴蜀学校老师的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有很多因素。其中,就有艾老师作为教导主任的统筹领导。艾西由老师是真正的教育家!


二、令人尊敬的初中班主任——张杰老师

语文课善讲国学,精讲细解求准确;

严肃认真班主任,班风优良进步多。

三反运动遭清查,当时分配我负责;

分配女生值夜班,没出大事难忘却。

张杰老师的语文课,我是很专心和喜欢的。她讲的古文和古诗词,印象深刻。比如“木兰词”、“捕蛇者说”等。1952年初,学校搞教改,鼓励学生提意见,听说高年级同学给老师提意见很活跃。我刚入团又当班干部,就跃跃欲试。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我打断给张杰老师讲课给她提意见,具体内容记不得了,只记得是批评的口吻。很快,我就后悔了。其实完全是吹毛求疵。几十年过去了,但我还是要对张杰老师深深地鞠躬道歉!

1952年中后期,“三反”、“五反”运动波及到学校,高四班李亚莉等高年级同学成立了五个“打虎队”,名单贴在教学楼外墙上,他们都参加重庆市的运动去了。我当时是初十五甲的主要团干部,分配我当第六打虎队队长。校内主要是稿张杰老师的问题。其实根本算不了什么问题。张杰老师感到很委屈。记得后来张杰老师对我说,昨晚我把一大瓶“敌敌畏”都放在床下了,幸亏你派同学值夜班,不然我就喝了。很快,张杰老师就被解除了,立即恢复了教学工作。


三、亲切又标准的英语教学——杨佩华老师

风度翩翩上讲台,“早晨好”声显关爱;

循循善诱方法好,优美声音难忘怀。

“最后一课”都德著,停学英语想不开;

北京师生再相聚,谈笑往事特愉快。

初一我在捍卫中学的英语老师叫汪银华,她和数学老师徐慈君很要好,在一个教研室,一宿舍。徐慈君和我父亲很熟,她是我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陈是我父亲认识的湖北老乡的女儿。解放前夕,父亲叫我不要对外讲。我是数学课代表,徐老师常叫我去她那里改同学们的作业。这样,和汪老师就都很熟了。到巴蜀学校以后,我就注意英语老师。

杨佩华老师端庄美丽,穿着时尚,高靴长裙,手夹教案,健步上台。每一次,她都环顾全班学生,用很优美的美音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好亲切动听哦!我们一下子就振奋起来,大声说“Good morning teacher!”然后,我们就专心听讲了。

杨佩华老师的国语很好。我是湖北人,很反感用很土的四川话叫我“胡伟药(略)”。每当遇到,我就回敬一句“药!啥子药?”杨老师用很柔和的普通话叫我。我们就很亲近了。

我记得最深刻的是杨老师讲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Last lesson)。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当时,正在开展批判“亲美”、“崇美”思想。不久,英语课就停了。但是,杨佩华老师的亲和与风范永远没有停止。

上世纪80年代初,周石玲和漆则远和我,到北京杨佩华老师的家去看望她。她们代表买了礼物。我们和杨老师畅叙往事,相聚甚欢。1988年巴蜀55周年校庆北京校友大聚会时,又见到杨老师。再后来,听说我们敬爱的杨佩华老师已仙逝!我心中还是很怀念的。

   

四、博学又生动的生物教学——罗广斌老师

博学多才善启发,教学不比主课差,

老师思想很进步,本来很快要提拔。

夫人善教数学课,要求严格学生怕,

再相遇都教人口,乐观养生老豁达。

罗广斌老师博学多才,温文儒雅,善教生物课。我们都爱听,喜爱度并不亚于主课。我印象深刻的是,罗老师讲生物学流派,不仅讲当时流行的苏联米丘林学派,还讲美国的摩尔根学派。后来,罗老师当高九班的班主任,搞得很好。

罗老师的夫人蔡嗣静老师教我们初中数学,她教学非常严格。她有一个特点,谁不好好听课,交头接耳,她就砍“粉笔头”。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习惯了。大家不仅不说不好,反而,引为笑料!

几十年过去了,80年代初,我到四川教育学院开联合国人口教育项目工作会议,听说罗老师最早承担这个项目。我对他们说,罗广斌是我中学老师!和罗老师见面,我们都很高兴。他请我去家里吃饭,并看望蔡老师。后来,罗老师到北京,到我家来看望。

罗老师一生酷爱钢琴,70多岁还登峨眉山。他为人师表,处事豁达,德高望重,养生有道。


五、良师和益友的高中班主任——王青云老师

初见是位年轻人,商量工作能倾听;

平易近人众拥护,班级进步校扬名。

卓娅班是我起名,多人高考入京城,

一生难忘师生情,平凡教师显精神。

青云老师是我们高一时的班主任。她一到班上,一天,通知班干部钟光熙和我晚饭后到她宿舍去,谈班上的情况,研究工作。给人很平易近人的感觉。她当班主任,对同学一律对待,不勉强于人,不强加于人,重视同学意见。比如,对班的命名,她并不先起名。后来,是我反复考虑后,起名“卓娅战斗班”。她看同学们都没意见,就同意了。

青云老师是接杨佩华老师英语课后开的俄语课的用的教材是“广播俄语读本”,扉页上有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赞扬俄语的名言。青云老师时常提醒同学们看这段话。

1955年7月我考上北京大学时,她已不当我们班主任了。我告诉她时,她很为我高兴。临别时,她托我带一封信,到北京找一位朋友,证明她的一段历史。我来京后,很快就去鼓楼湾后面找到了。这位同志很快和青云老师联系并出具证明。不久,王青云老师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青云老师给我发了一封信和放进一块糖。这封信,我始终没有看,想一直保留,可惜,辗转调动工作,找不到了。

1959年夏,我回重庆,去看过她。2005年我由成都到重庆时,青云老师已退休,住在江北区。老同学带我和妻子一块去看望她,呆了一个下午。她宴请我们,晚上依依惜别。



巴蜀情未了

“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

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

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

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元禛(唐代)


我们高八班毕业80多人,考入北京就有20多人。一代一代的巴蜀学子,都心系母校。这次北京的庆祝大会,巴蜀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校友会负责人和老师代表都来了。这一下,就把现在的巴蜀学校和一代又一代的长长的巴蜀学子链联系在一起了。除了开会和宴请外,临别时,他(她)们还拉着我们照相留念。真是巴蜀情未了哦!

11月2日,巴蜀中学要举行建校80周年校庆典礼,我以此文表述深深的祝福,祝母校兴旺发达!



作者胡伟略简介:

1950---1955年,在巴蜀学校学习毕业。1955~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3年,后在北大等高等院校教经济学、人口学,曾任北京教育学院人口学教研室(系级)主任。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人口经济室主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北京人口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万年青学苑负责人,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IUSSP)成员,中国人口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