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 更多>>
学生园地 更多>>

化学工作室部分市级及以上成果汇总

日期:2018-05-31 09:59 点击数:36609 

(2011-2018年)

(朱华英)

 工作室主持人:朱华英

顾问:钱胜、郑红兵、刘怀乐、

核心成员:包思曼、陈小军、杜文敏、范蓓、冯晓瑜、蒋宇、康翔飞、李有胜、刘畅、刘光影、刘颖、马盈盈、苗红菊、潘虹、彭海燕、唐思嘉、田博文、涂兵、王燕、吴忠芳、叶礼华、赵娟、郑军(按拼音先后排序)

 教学类获奖

全国特等奖或一等奖12人次,多人次获得全国二等奖或重庆市一等奖。

1.“初中常见酸碱盐复习”,说课,全国特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蒋宇)

2.“酸碱指示剂”,说课,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5.11(马盈盈)

3.“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实验拓展”,说课,全国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5.11(潘虹)

4.“苯酚”,说课,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10,(刘光影)

5.“蜡烛燃烧实验教学功能开发”,说课,全国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6.12(唐思嘉)

6.“喷泉实验的奇幻旅行”,录像课,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4(郑军)

7.“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录像),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苗红菊)

8.“溴乙烷”,说课,全国特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11(田博文)

9.“溴乙烷”,教学录像,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11(田博文)

1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研究,全国一等奖,全国中国化学会, 2013.4(范蓓)

11.“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教学案例,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5.7(王燕)

12.“物质的分类”,教学案例,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陈小军)

13.“物质的检验”,赛课,全国二等奖.2012.12(蒋宇)

1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件,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6(苗红菊)

15.“化学 单元复习”,赛课 特等奖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7 .1(蒋宇)

16.“名侦探柯南之——被遗忘的药品”,赛课,重庆市一等奖 (重庆市教委) , 2012.6(蒋宇)

17.“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冯晓瑜)

18. “溴乙烷”,重庆市一等奖(重庆教科院),2017.1(田博文)

19.“蜡烛燃烧实验教学功能开发”,重庆市一等奖(重庆市教委),2016.9(唐思嘉)

20.“晶体”,评课,重庆市一等奖(重庆教科院),2017.1(梁敏)

21.“氧化还原反应”,习题研究,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刘光影  冯晓瑜)

22.“二氧化碳的性质”,赛课,重庆市一等奖(重庆教科院),20171.1(赵娟,指导老师:蒋宇、程钰)

23.“重庆市中考试题研究”,试题研究,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年(赵娟)

24.“火树银花”,实验大赛,重庆市一等奖(重庆教科院),2016.4(朱华英  陈小军)

25.“知识在书内,能力在书外,创新在意外”,重庆市一等奖(重庆教科院),2015.11(陈小军)

26. 2015年11月,王燕在重庆市化学优质课评比和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7.“溶液的浓度”,全国微课大赛三等奖,2014.8(包思曼)

28.“习题和试题设计”,试题研究,全国三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年(田博文)

29.“卤代烃”,说课,全国三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8(郑军)

30.赵娟在2015年重庆市教育学会组织的“重庆市化学优质课比赛系列活动之第一届‘化学故事会’评比和展示活动”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31.《二氧化碳的性质》优质课大赛说课,重庆教科院,一等奖,2017年11月(苗红菊)

32.2017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中荣获教育部“部级优课”(田博文)

33.“一个错误操作引发的思考”,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重庆组二等奖 ,2015.10(包思曼)

34.王燕在2015年重庆市教育学会组织的“重庆市化学优质课比赛系列活动之第一届‘化学故事会’评比和展示活动”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35.2017年4月蒋宇老师《单元复习》获“一师一优课”市级特等奖。

36.2017年5月李有胜老师在巴蜀中学学术年会化学分会上做优质课展示。

37.2017年11月苗红菊老师的《文化有根,课堂有魂》获重庆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马盈盈)

38.田博文在重庆市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高中组市级优课

39.“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一师一优课”市级一等奖。2017.1(刘亮)

40.“金属材料”,“一师一优课”市级一等奖。2017.1(包思曼)

二、科研业绩

1.著作:

(1)朱华英,《委实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学文集》,独著,ISBN 978-5688-4563-2,30.9万字;延边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刘怀乐,《格致   求索   鼎新》,独著,50万字,2014年重庆出版社

(3)刘怀乐,《刘怀乐格致新著》,独著,35万字,重庆出版社,2018年5月

(4)《校本课程—必修1》,《校本课程—必修》,2012年,朱华英、郑红兵主编,李有胜、范蓓、陈小军、潘虹、郑军、刘光影、曾琴、康翔飞、彭海燕等参编,校内使用。

(5)校本课程—必修1》,《校本课程—必修》,2013年,朱华英、郑红兵主编,李有胜、范蓓、陈小军、潘虹、郑军、刘光影、曾琴、康翔飞、彭海燕、李万海等参编,校内使用。

(6)《化学趣闻》,郑军、潘虹主编,副主编:刘光影、王燕、刘亮,顾问:朱华英

(7)《跟着化学去旅行》(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即将出版(田博文)

(8)《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即将出版(田博文)

(9)《中考总复习·化学》(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田博文)

(10)《化学-创意无限》(化学工业出版)(赵娟、田博文等)

(11)《带你走进化学世界》(化学工业出版社)(赵娟、田博文等)

2.论文发表

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 12篇,在全国期刊上发表论文共31篇。

(1)“双氧水分别与氧化亚铁和碘化钾反应的问题探究”;《化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4月(朱华英)(该文荣获化学教育近几年全文下载排行榜第二名)

(2)“给不用硫酸铁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加几个注释”;《化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1期(朱华英)

(3)“中学化学常见实验成功的条件探讨”,《化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第4期;(刘怀乐、杜文敏)

(4)“应当正视教材练习题上的两处硬伤”,《化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3期(刘怀乐、杜文敏)

(5)“乙醇氧化反应实验的再研究”,《化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5期(潘虹、杜文敏、朱华英、刘怀乐)

(6)“碱性氢氧化铜浊液检验醛基的机理探究”,《化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第2期(朱华英)

(7)“补注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化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1期(朱华英)

(8)“四指定脱离实际有碍创新”,《化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第11期;(刘怀乐、杜文敏)

(9)“NO2水溶性实验的教学分析”,《化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8期;(刘怀乐、杜文敏)

(10)“Fe3+与S2-反应的实验探证与思考”,《化学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已录用,待刊出(叶李华)

(11)“碘水怎么配怎么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5期(朱华英)

(12)“Na2S与FeCl3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及思考”,《化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已录用,待刊出(朱华英)

(13)“铝与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反应有何不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朱华英)

(14)“谈我校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课堂内外》;2016年9期(朱华英)

(15)“给两道高考化学实验题谈点补充知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7期( 田博文、杜文敏、朱华英、唐思嘉、刘怀乐  )

(16)《不知旧 难言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年5期(朱华英,刘怀乐)

(17)“谈谈双氧水与KI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朱华英)

(18)“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构建更开放课堂”,《文理导航》,2017.5(叶礼华)

(19)“谈谈配用0.1mol/L FeCl3溶液的是非曲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5(叶礼华、刘怀乐)

(20)“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法初探”,《科学咨询》,2014.5(叶礼华、涂宾)

(21)“铜和硫酸铜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兼介浓差电池”,《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2(叶李华)

(22)“铜和硫酸铜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兼介浓差电池”,《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2013.4(叶李华)

(23)“留心做好简单实验也会有新发现”,《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1(叶礼华、刘怀乐)

(24)“用氨水何以能实现光亮镀铜”,《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8(叶礼华)

(25)“人教版《化学与技术》模块教学实践与反思”,《文理导航》,2012.4(叶礼华)

(26)“何以把酚酞试液改成了酚酞溶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3期;(刘怀乐、杜文敏)

(27)“给一些化学教学疑问有个合理的解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10期;(刘怀乐、杜文敏  )

(28)“氢气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吗”;《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8期;(刘怀乐、杜文敏)

(29)“实证探索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的去向”;《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8期(杜文敏)

(30)“乙醇氧化反应的几点实验细节”;《教学仪器与实验》(2016年更名为教育与装备研究)2015年第8期(刘怀乐、杜文敏)

(31)“原电池和淀粉、纤维素水解实验辑录”;《教学仪器与实验》(2016年更名为教育与装备研究)2015年第10期 (杜文敏、刘怀乐)

(32)“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实验探究”,《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赵娟)

3.论文获奖

全国一等奖10人次,全国二等奖或重庆市一等奖等多人次。

(1)“在化学实践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会探究”,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7(朱华英)

(2)“涉及新教材中Al的若干教学参酌”,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5.4(朱华英)

(3)“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初探”,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朱华英)

(4)“关于初三化学??新教材及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7(苗红菊)

(5)“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 2013.4(潘虹)

(6)“喷泉实验的奇幻旅程” ,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7(潘虹)

(7)“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3(彭海燕)

(8)“趣味实验的创新设计与实施”,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3(潘虹、郑军)

(9)“喷泉实验的奇幻旅行”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14.3(潘虹、郑军)

(10)“一堂慕课的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全国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5.7(潘虹、郑军)

(11)“对新制氢氧化铝教学的几点认识”,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6.3(朱华英)

(12)“双氧水与氯化亚铁和碘化钾反应的问题探究”,二等奖(重庆市第六届优秀基础教育著述论文类;2015.11(朱华英)

(13)“Fe3+与S2-、Fe反应的实验条件探证”,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7(叶礼华)

(14)“关于电化学的两个问题的思考”,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3.4(叶礼华)

(15)“中学化学教学的哲理性思考”;重庆市一等奖(重庆教科院),2015年(朱华英)

(16)“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改进和研究”,市教委一等奖,2013年(赵娟)

(17)“探究式教学中高效化学教学策略-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重庆市一等奖,2013年(赵娟)

(18)“教师教学中课堂偶发事件的教学机智的研究”,市级二等奖,2014年(赵娟)

(19)“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全国二等奖(中国化学会),2017年(赵娟)

(20) “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的入门”,全国三等奖(中国化学会),2015.7(范蓓)

(21) “实验探究教学功能研究”,中国化学会,三等奖,2017.7(范蓓)

(22)“新课程理念下的原电池教学设计”,重庆市三等奖(重庆市化学会)(潘虹)

(23)“高三化学试题研究”,全国三等奖(中国化学会),2015.7(潘虹)

(24) “立足化学反应与能量之电势能 合理构建电化学的核心素养”, 重庆市三等奖(重庆市化学会),2017.11(潘虹)

(25)“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重庆市三等奖(重庆化学会)2017.11(潘虹)

 

(26) “浅谈如何抓住化学课堂”,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三等奖,2011.4(范蓓)

(27)“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初高中化学教育的衔接”, 重庆市教科院,三等奖,2011年4月(苗红菊)

(28)“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功能浅析”, 重庆化学会,二等奖,2012.1(苗红菊)

(29)“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功能浅析”, 重庆市教科, 三等奖, 2012.4(苗红菊)

(30)“关于初三化学??新教材及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重庆化学会,三等奖,2013.3(苗红菊)

(31)“关于初三化学??新教材及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重庆市教科院,三等奖,2013年4月(苗红菊)

(32)“初中化学复习课中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重庆化学会,二等奖2015年6月(苗红菊)

(33)“电解水实验中引起正极电极电解液呈粉红色的原因”,重庆教科院,三等奖,2014年3月(苗红菊)

(34)“立足化学反应与能量之电势能 合理构建电化学的核心素养”,重庆化学会三等奖,2017年11月(郑军)

(35)2010年7月,杜文敏获“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论文评选二等奖

(36)2016年10月,杜文敏荣获重庆市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二等奖

(37)2017年5月,杜文敏荣获第32届科技创新大赛科教方案大赛二等奖

(38)2015年05月,郑军的论文《一堂慕课的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以选修5第三章第2节<卤代烃>为例》在重庆市“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

(39)2014年3月,王燕荣获第十届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荣获三等奖

(40)2014年3月,王燕荣获第十届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荣获三等奖

(41)2017年5月,杜文敏的论文《对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几点认识》获重庆市第十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三等奖

(42)2017年1月,杜文敏的论文《四指定脱离实际有碍创新》获渝中区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

(43)2017年1月,杜文敏的论文《原电池和淀粉.纤维素水解实录》获渝中区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课题

一个全国课题结题,三个市级课题结题,多个校级课题结题。

(1)全国课题《城市重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全国课题(中国化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12立项,2017.7结题。

(主持人:朱华英,主研人员:郑红兵,李有胜,郑军,范蓓,陈小军,王燕,冯晓瑜,田博文,刘怀乐;参研:潘虹,彭海燕,刘光影,刘亮,康翔飞,杜文敏,李万海)

(2)《基于大数据下的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研究》;市级课题(教育部智慧工程研究会子课题);2016.6立项,2017.6结题),已结题。(主持人:朱华英)

(3)“化学学科教师素养的标准及提升素养的策略研究”,市级课题,2012年结题,(主持 人:郑红兵,主研人员:郑军,冯晓瑜)

(4)“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阶段性研究”,市级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子课题),2016.12立项,(主持人:李有胜  朱华英,主研人员:涂兵,郑军,叶礼华,蒋红波,潘虹,彭海燕,陈小军,康翔飞等)

(5)重庆市教育学会课题“初中化学新课程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主研人员(田博文)

(6)中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城市重点中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参研人员,形成图书《学习的原野》等阶段性成果(田博文)

(6)2017年06月19日,主研的校本微课题《趣味化学的开发与研究》顺利结题。(潘虹)

(7)2017年06月19日,主研的批准号201418的校本微课题《高三化学复习讲习的开发与研究》顺利结题。(潘虹)

(8)2017年06月19日,负责研究的批准号201419的校本微课题《趣味化学的开发与研究》顺利结题(郑军)

(9)2017年06月19日,主研的批准号201418的校本微课题《高三化学复习讲习的开发与研究》顺利结题(郑军)

(10)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科研规划子课题“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的主研人员(田博文)

(1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基本概念教学实践研究》的主研人员(田博文)

(1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子课题《化学学科教师素养的标准及提升素养的策略研究》参研人员(田博文)

(14)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实验教学研究”子课题《中小学衔接教学研究》参研人员(田博文)

(15)重庆巴蜀中学校本课题《巴蜀化学教研室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负责人(田博文)

教师的辐射影响类

(1)2013年“巴蜀中学化学工作室”团队被中国化学会评为全国化学新课程实施“优秀团队”;巴蜀中学被中国化学会评为化学新课程实施优秀学校。

郑红兵被评为重庆市学科名师

冯晓瑜2015年被评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

(3)涂兵被评为重庆市中学骨干教师

(4)田博文2015年,2016年被聘为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免师教育硕士校外指导教师

(4)朱华英2015、2016、2017年连续被聘为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免师教育硕士校外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5)2017年3月,康祥飞在首届“中国5项学科竞赛500强高中颁奖盛典”中荣获全国最佳化学竞赛教练员金奖

(6)2015年,郑红兵在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获中国化学会表彰

(7)2015年,叶礼华老师在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获中国化学会表彰

(8)朱华英被聘为重庆市中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评审专家。

(9)朱华英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化学基础教育“优秀个人”(2013年,2014年)

(10)2017年郑军被评为渝中区骨干教师。

(11)2017年潘虹被评为渝中区骨干教师。

(8)2015年12月,王燕被聘为重庆市“化学故事义务宣讲团”宣讲师

(9)郑红兵、李有胜、田博文、朱华英、涂兵、潘虹、郑军、康翔飞、刘光影、王燕等工作室多位成员为四川、西藏、桂林、江苏等省市化学骨干教师、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重庆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化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讲座共60多次。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