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古桥驳岸,舟楫流水。在川北西充,有着那么一幅幽雅恬静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西充地处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浅丘地貌,几乎未有高山,也未有大江,推不出朝阳和晚霞映照的迷人波光,但独有一份西充人的诗意。
苍穹之下,红旗高展,西充中学那一排巍峨高楼的顶端,公、正、诚、朴四个字熠熠闪闪。公而忘私、正大光明、诚实做人、朴实无华,是巴蜀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特质。为何西充中学怀揣着巴蜀人的信念?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西充中学和巴蜀中学的缘分,要溯至新中国成立前。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重庆作为战时陪都,遭到日本飞机的不断轰炸。政府要求学校疏散出市区,以保证师生安全。巴蜀学校按照重庆市社会局的命令,于1939年7月开始实施整体迁移至四川省西充县的计划,全部教学教育用具装运启程后,巴蜀学校接到重庆市社会局的又一道指令,巴蜀学校作为“战时学校”,小学部坚持在重庆市区继续办学。
敬恭桑梓 选址西充
为什么选址西充?这源于校董王缵绪的家乡情怀。
周勖成校长接到社会局的指令,立即向学校董事长王缵绪先生请示如何办理意见。王缵绪先生经过认真考虑后指示:“为避免无谓牺牲,为保留国家元气,迁校是必然的,而且应当从速进行。惟迁何处,尚待考虑。”正当王缵绪考虑将巴蜀学校迁往何处之际,其家乡西充县派来士绅,请求将巴蜀学校迁回西充,为桑梓之地育人。
王缵绪的家乡西充县,是个以农桑为主的穷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百姓生活极度贫苦。如遇上干旱,则“树皮草根、青冈果、观音土亦难寻觅。饿殍载道,瘟疫流行,饿死病死者,相望于道路街渠”。就是这样一个物质贫乏、生活困苦的地方,百姓却世代崇尚教学。民国时,西充县教育经费仅5万余元(法币),而学校有500所之多,私塾也有202所。后来,西充各学校因省内战乱先后解散,校中驻扎大营,戎马嘶声,弦歌断绝,图书仪器,损失殆尽。自此以后,西充县的中学生必须要走几十里路到附近的县,才能够就读。但是,当地学生背着红苕和酸菜,衣不暖身,食不果腹,打着赤脚走几十里路,也要坚持上学读书。学生求学之路十分艰苦。
1939年6月,西充县行政当局及地方士绅鉴于西充县中停办已久,又闻重庆市下达了“城区学校一律迁出市区”的指令,即刻派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李毅君来到重庆,当面向王缵绪先生商请帮助恢复西充县中一事。王缵绪先生认为西充设立中学确属必要,而重庆巴蜀学校因为日机轰炸必须迁移,于是决定将巴蜀学校迁设西充。自此,开始了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的巴蜀学校整体搬迁工程。
人力搬校 历时两月
按照董事长的指示,周勖成校长进行了周密的迁校计划并付诸实施。6月中旬,巴蜀学校派王绍庭、孙伯才、刘照乾三位先生从重庆抵达西充,与当地政府接洽,筹备迁校具体事宜。
时任西充县县长杨廷椿,对于巴蜀学校迁至西充表示极大的支持并给予具体帮助。当时杨廷春县长正在重庆调训,他指派其秘书出面与巴蜀学校代表进行磋商。双方协商后议决:第一,西充县拨大佛寺为巴蜀学校校舍,无条件长期借用;第二,每年由县款补助巴蜀学校经费8000元。
学校整体迁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浩大工程,甚至比新建一所学校更困难。周勖成校长、孙伯才主任及随迁教职员工群策群力,组织人力把重庆巴蜀学校的所有校具包装成捆,然后一件一件地搬运到双溪沟嘉陵江边码头,装载到搬运校具的木船上,由水路运输到南充,然后再从陆路转运至西充。
校具整整装满了十六条大木船,浩浩荡荡如一条长龙。1939年7月初,这十六条满载的大木船从重庆起运,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沿嘉陵江运抵南充。南充至西充九十多里,当时没有通公路,搬运挑夫每趟要来回走近百里山路才能运达。据记载,1939年9月巴蜀学校支付由南充到西充的搬运力资,挑夫每人每趟一元钱,共计支付二千余元,也就是说一共动用了二千余人次的劳动力,才将全部校具从南充搬到西充。
校园环境 文明气象
巴蜀学校西充分校迁移至西充县大佛寺。校址位于县城东,同县城以虹溪河相隔。溪上有大石桥,是通往南充的公路,前面对着化凤山和高山九条渠,左边是新式桑园,后面是树木葱茏的小山,负山面水半乡半城,环境堪称嘉善。
大佛寺原系庙宇,清末民初改建开办高小,后办县立初级中学。原有的二层楼房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巴蜀学校迁移至此,将校园校舍重新布局,并新修建了部分设施。
教室和学生宿舍都是瓦屋顶,墙壁是木板或竹心泥面墙,窗户是中式木格窗,虽然简陋却宽敞明亮。经过重新安排和布置的西充分校大佛寺校园,以及从重庆搬运来的教学设备设施,令西充县人感到非常新奇,不少百姓争相前往观看。“课桌是锃亮有柜的单人座,还有钢琴、显微镜等数百件理化教学仪器,化学实验药品也有上百种”,都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的新鲜事物。更引起当地人关注和仰慕的,是一群身着长衫、戴金丝眼镜、口操标准国语、又和蔼可亲的先生们。重庆巴蜀学校迁移西充,为当地带去的不仅仅是新的教育,更有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新气象。
困难重重 选择坚守
两个月的时间里,周勖成校长和孙伯才主任带领20多位随校迁移的教员,完成了搬迁校具、修建校舍、整理校园等一系列繁重复杂的准备工作。1939年9月,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正式对外招生,巴蜀学校在新的环境里开始了艰苦的办学历程。
1939年9月至1943年2月,整整三年半时间,周勖成校长肩负重庆巴蜀学校和西充分校两个学校的校长职责,往返奔波于重庆和西充之间。西充和重庆两地相距六百余里,其工作的艰巨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1939年10月,董事长王缵绪辞去四川省主席职务率军出川抗战,离开四川达六年,致使巴蜀学校处于从未有过的困难境地。再加上西充分校地处四川僻地,能否聘请到合格教师到远离城市的乡村任教等一系列困难问题,尤其当时正处于战争形势下,两个学校的办学经费都发生困难,需要八方去筹集。
西充分校的办学困难和艰辛程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是周勖成校长和孙伯才主任以及后来的王君素校长、张抚均校长和一批优秀教员忍辱负重,相继承担起全部的重任,把巴蜀学校西充分校办得同样出色,为西充当地培养了不少人才,他们因此得到西充百姓和学校师生的共同赞誉。
播种教育 育人有功
巴蜀学校西充分校地处偏僻且经济落后的川北农村,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民子弟,他们有极其迫切的求学渴望,但限于交通和信息的不便,对于外界情况了解甚少。针对巴蜀学校西充分校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周勖成校长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和切合当时实际的“生活劳工化、生活合理化、课业普遍化”的教育目标。
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切合农村生活实际,巴蜀学校西充分校的教育首先是强调推行劳动服务,即学生实行劳工化生活。学生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此外,还要承担校园整理及服务。学校还改变劳作课内容,主要安排学生种菜、种桑养蚕、打草鞋等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还能够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所谓生活合理化,也就是纪律的生活。作息有定时,行动有定律。学校颁布西充分校“学生生活规则”计十六种,包括上课规则、寄宿规则、通学规则、食会规则、自修规则、请假规则、会客规则、集会规则、空袭疏散规则、紧急集合规则、疗养规则、阅览书籍规则、借书规则、楬贴规则、劳动服务规则、监厨规则。
为了使学习收到更加实际的效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教育方法,以实现课业普遍化的教育目标。(1)设置常识讲座补充学生常识,主要内容有关农村的经济生活、农业生产规律,以及如何丈量土地计算田赋等。(2)厉行诊断测验提高学力。学校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主持测验的实施。测验某一级的某一科,由委员会商议决定。学生不预先通知测试内容。(3)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文科教学中,把书本知识与抗日救亡联系起来。(4)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实践。除校园活动外,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按照“社会即学校”的抗战教育理论,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从事各种社会服务,以实现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锻炼其社会工作能力的教育目的。
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成立学生自治会,其宗旨为“敦品力学,互策互励,养成群体生活习惯,培养服务能力”。学生自治会主要活动机构有话剧团、歌咏队、体育社、壁报社、学艺竞进社等,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治事、干事的才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宣传抗日提供了平台和资源。
聘请优秀教员任教,历来是巴蜀学校最为重视的首要问题。西充分校虽处四川僻地,而且交通十分不便,但是以巴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显著的办学效果,以及周勖成校长个人的人格魅力,仍然吸引了不少优秀教员随校迁移到西充分校继续任教。此后,又逐步吸收一些当地的优秀人士到巴蜀学校任教。拥有一批优秀教师任教,是巴蜀学校西充分校在抗日战争艰苦办学环境中,仍然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最重要原因。
教育长征 接续而行
1943—1950年,先后有周勖成、王君素、张抚均三位先生担任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校长。
1941年11月,重庆巴蜀学校恢复初中,周勖成校长电商前线王缵绪董事长,请求辞去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校长职务。王缵绪先生同意周校长的意见,遂于1943年2月聘请王君素女士继任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校长。周勖成校长离开西充分校时,语文教师徐秀实先生写两首七言律诗《送别周勖成校长》,以表达西充分校师生以及广大西充百姓对周勖成校长的赞美及惜别之情。
其一:
濠濮之游乐未央,行行不觉上河梁。
春风骀荡桃千树,别绪凄迷柳一行。
上下鸢鱼同化育,颉颃莺燕任飞翔。
哪堪此地陶钧去?长忆并州为故乡。
其二:
分成槁木卧山溪,忍向垂杨赋别离。
蜷伏心情难慕鹄,周章国事怕闻鸡。
风帆今日渝州去,车马当年吴国嘶。
极目天涯芳草远,悄然无语看云移。
接任西充分校校长的王君素女士原名王泽兰,系董事长王缵绪先生的亲侄女。20世纪30年代初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43年2月至1946年2月,受聘担任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校长。
王君素担任西充分校校长期间,学校有了很大发展。学校班级逐年增加,校舍不断扩大,还添置仪器图书等各种教学设备。学生人数增加,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学校因此多次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1945年7月,在抗战艰难时期更克服种种困难添办了高中,使西充分校成为当地第一所完全中学。
1946年2月,王君素辞去校长职务,巴蜀中学西充分校校长继续由张抚均担任,直到1950年9月。在他担任巴蜀学校西充分校校长期间,先后聘请程寿宇、杨克恭、赵勃皋、彭彬、阳丞一、王卓维等一批知名学者和进步青年担任学校主任或教员,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950年1月,西充县人民政府成立。同年,西充县人民政府将西充县立初级中学与私立育英中学、西充县私立巴蜀中学合并,以西充县私立巴蜀中学校址为本部,县立初级中学校址为分部,合并为四川省西充中学。
2002年,巴蜀中学斥资买下并修复了王缵绪先生的祖屋故居,并捐资100万元资助西充中学,体现了巴蜀人携手互助,同根同源,荣辱与共的精神传统。2022年7月18日,巴蜀中学在王缵绪在西充的故居举行了9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
王缵绪将军创办巴蜀之功、捐资助学之德、抗日救国之壮举,将被巴蜀人永远铭记。巴蜀学校在战时迁至西充,在西充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同西充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巴蜀学校先贤确立的“公正诚朴”的校训,因其教育理念先进,至今被巴蜀中学和西充中学共同传承,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强音。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 |